■ 本報記者 孟 妮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外貿規模持續擴大,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有力帶動國民經濟增長,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十年來,中國作為貿易大國的地位不斷穩固,質量穩步提升,并朝著貿易強國的目標穩步邁進。2013-2021年,中國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值為5.4%,比2012年提升2.9個百分點。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敝袊鴮ν赓Q易的蓬勃發展與兩大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的貢獻密不可分。
貨物貿易方面,作為產業和貿易有機結合的重要平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是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在推動外貿創新發展、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隊伍日益壯大。截至目前,中國共有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578家,涵蓋機電產品(含裝備制造)、農產品、輕工工藝品、紡織服裝、醫藥、新型材料、專業化工、五金建材8大行業,為夯實外貿發展基地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持續擴圍的同時,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產業集聚效應增強,特色優勢突出。以骨干企業為核心,不斷延伸產業鏈,集聚效應持續增強;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數字化能力顯著提升。各基地高度重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完善創新環境,加強數字化能力建設,推動基地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品牌質量不斷提升,影響力持續增強。品牌意識日益增強,重視發揮龍頭企業品牌帶動效應和區域品牌集聚效應,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產品質量;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各基地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完善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在基礎設施建設、物流保障等方面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下一步,商務部將持續加大對基地的培育力度,致力于促進基地共享共用研發、設計、檢測、信息等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技術產品、業態模式等創新,更好發揮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服務貿易方面,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旨在推動已具有國際比較優勢和發展特色的服務產業加速發展,并以園區為載體形成聚集效應,進而推動中國服務產業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加速融入到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當中,是促進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8年,商務部等部門認定北京天竺保稅區等13家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由此拉開了服務出口基地建設的序幕。此后,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以及專業類特色服務出口基地(人力資源、知識產權、地理信息、語言服務)等紛至沓來。截至目前,中國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總數達112家。在這支“國家隊”中,既有各類行政區、功能區等平臺載體,又包括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種市場主體。
以基地建設為引領,過去十年來,得益于服務出口的快速增長,服務貿易成為拉動中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2012-2021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從4829億美元增長至8212億美元,在世界服務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由5.4%提高至7.1%,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