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z8g8m"></s>
      1. <s id="z8g8m"></s>
      2. <rp id="z8g8m"></rp>

        1. <tt id="z8g8m"><noscript id="z8g8m"></noscript></tt>
        2. 深耕印尼樹標桿 合作共贏創未來

          ——記青山實業印尼海外項目發展

          2022-11-15 10:01:3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

          中國商務新聞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白叱鋈ァ睉鹇允前l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中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踐行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策略。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鼓勵各種類型企業擴大對外投資,“走出去”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尤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更是穩定持續增長。這些企業中,青山實業就是重要的代表企業之一。

          印度尼西亞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是世界上紅土鎳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為積極踐行“走出去”戰略,自2009年開始,青山實業積極響應印尼政府鼓勵推進本國冶煉工業發展的政策號召,加快推進在鎳礦產區就地投資,建立了莫羅瓦利工業園、緯達貝工業園、北加里曼丹綠色產業園3個綜合產業園,樹立起了中印尼合作共贏的標桿。而面對持續近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青山印尼海外團隊統籌全局,做出快速靈活的應對,不畏艱難,在逆境中保持穩步前進,實現了企業與當地的發展共贏,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乘風破浪

          成就揚帆遠航

          青山實業通過在海外建設配套成熟的產業園區,依托豐富的資源稟賦,利用產業集群所具備的產業集中效應,結合各行各業的優勢,成就了企業之間的互補、共享、良性循環經濟圈,增強各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搭建起了投資環境優良及投資潛力巨大的共同事業平臺。這些產業園區吸引了涉及鎳礦開采、鎳鐵生產、不銹鋼、新能源電池行業眾多志同道合的企業加入,帶動了中國、印尼、法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企業的合作,助力了20余家入園企業順利進行建設或投運。

          2020年新年伊始,疫情形勢嚴峻,青山印尼園區并沒有被動承受疫情沖擊之痛,而是第一時間成立防疫應急指揮小組,早于印尼國家響應疫情防控,并嚴格落實防控政策,建立風險預警及快速反應機制。早行動早預防為園區健康發展贏得了時間,也建立起了疫情下的基本保障。

          在疫情常態化下,青山印尼各園區開展全員免費接種全劑次疫苗,提高醫療資源供給,與在園所有公司單位強調維穩責任意識、保持協調聯動,全面保障全體員工合法利益,增加疫情補貼,有序安排員工休假,積極改善食宿條件、環境,加強員工心理疏導,全方面構筑了園區防疫安全網,有效化解風險,園區內未發生重大涉疫及安全風險事件,穩步推進了各項生產建設工作。

          也正是源于青山印尼園區的積極應對,莫羅瓦利園區和緯達貝園區交出了近三年疫情期間新增投資額超過134億美元,產值超630億美元,出口額達394億美元的耀眼成績單。

          據了解,莫羅瓦利園區和緯達貝園區是青山實業在印尼重要的合作園區。2008年,青山開始向產業鏈上游進軍,積極在全球范圍內布局,首次在印尼創立產業園區,通過不同產業的互補作用,與多方合作共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該園區是青山實業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印尼落地的第一個綜合產業園區,如今已經是印尼國家級工業園區和保稅區,也是中國財政部和商務部聯合確認的國家級境外合作園區。緯達貝園區是2017年青山依托豐富的上游資源優勢,在綠色新能源領域謀篇布局,再次攜手國際、國內合作伙伴在印尼創立的青山第二產業園區,旨在打造新能源全產業鏈,助推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經歷風雨才能見到彩虹,乘風破浪方能揚帆遠航。兩座園區經過疫情的洗禮,進一步規范了發展的路徑,也形成了健康持久地應對疫情的管理模式,為青山實業在印尼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也為中國“走出去”的企業在海外發展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

          綠色發展理念是新發展理念重要的一環。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綠色低碳發展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作為優秀的“走出去”企業,青山實業始終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僅堅持開放、共享的理念,也把綠色發展的理念帶到了印尼園區。

          一直以來,青山實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高度重視綠色環保,通過工藝創新、在礦山就地建廠、打造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方式踐行著青山人對生態環境的承諾。青山印尼園區積極落實青山實業踐行“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重要講話精神的承諾,除原已審批規劃建設的火力發電項目外,不再申報、建設額外的火力發電廠。這是青山實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踐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最直接體現。

          青山實業除了踐行承諾,不再發展傳統能源,還積極在印尼投資興建新能源產業,助力印尼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莫羅瓦利園區和緯達貝園區分別擬建投資2GW的光伏發電項目。此外,緯達貝園區已于去年10月開始積極推進風電項目,已進行實地踏勘,并與上海電氣、新疆金風初步制定了2個風機點位小規模試點和70個風機點位中長期規劃的風電項目,風電總體規劃容量預計可達400MW,總發電量約8億度/年。

          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青山印尼各園區在環境管理及生產運營上努力實現最大限度地節能減排。通過持續改進落實環境管理體系,避免、減少、減緩、綠化、抵消項目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社會風險。如對礦區、作業區域開展有序復墾,重新綠化,與當地大學合作開展專業的珊瑚礁移植、紅樹林恢復種植等,真真正正地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在印尼扎根落地,產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效益。目前,已經實現了珊瑚礁保護區面積達5400平方米,紅樹林種植面積超12公頃,礦山植被修復植樹面積超281公頃。

          尤其是通過發展循環經濟,青山印尼產業園進一步拓展了產業鏈條,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生產工藝上,采用技術先進的冶煉、發電及采礦工藝,極致地利用能源的循環轉化。例如,將碳鋼和不銹鋼產業配套,可利用碳鋼的副產品氬氣用于不銹鋼的煉鋼;引進濕法項目,綜合利用不適合生產鎳鐵和不銹鋼的上層低品位的紅土鎳礦,產出氫氧化鎳鈷,進一步加工為電池級硫酸鎳、硫酸鈷,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優質儲能原材料;再利用焦化廠的副產品粗苯、硫酸銨等生產化工產品等。在鎳鐵冶煉廠通過沉淀池凈化已產生的工業廢水,再通過濁循環利用到電爐沖渣水中,實現了鎳鐵廠廢水零排放;同樣的在園區的火力發電廠也采用了廢水零排放工藝技術,并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FGD)實現煙氣的高效脫硫。這些不僅降低了能源消耗,更減輕了各類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青山人把綠色發展的理念認真貫徹到每一個項目建設和工廠的每一項日常經營管理中,以高標準嚴格要求并認真履行自己的環保責任。與此同時,積極反哺社會,將綠色節能、公益慈善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這些舉措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還助力了印尼的產業轉型和生態保護,得到了印尼當地的禮贊。

          和諧共生

          實現互利共贏

          青山印尼項目,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鎳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區,同時致力于開發一個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上可持續項目,努力與利益伙伴攜手共建和諧關系,努力實現中印尼互利共贏的合作。

          新遷入住人口快速增加,商鋪、出租屋、餐飲店如雨后春筍涌現,新建房屋嶄新并已配置現代化家具,下班后的市場交易頻繁而熱鬧,園區周邊開發了眾多旅游景點,村里的信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上下班時間村道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夜晚的村道也如城市般明亮,社區村民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曾經靠打魚、種植作物為生的居民又多了一項令人滿意且收入穩定的工作選擇……隨著礦區就地建廠投資的落地,以園區為中心的經濟圈已形成,園區核心引擎功能及帶動輻射作用日益顯現,當地人民依靠園區真正實現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夙愿。

          園區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給當地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和活力,極大促進了項目所在縣、省及印尼中、東部的經濟發展,并由此吸引了更多投資的落地,有效帶動了當地其他行業的同步發展。在青山莫羅瓦利工業園區,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并帶動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入駐,現已有廣新集團、德龍鋼鐵、華友鈷業、格林美、旭陽、南京鋼鐵、中偉和華峰集團等中國企業入駐,同時有來自中國臺灣的華新麗華、澳大利亞的Nickel Industries Limited、印尼的MERDEKA等企業入駐。莫羅瓦利園區所在縣近7年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幅達25%,所在省中蘇拉威西省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幅10.5%,遠超印尼平均水平。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深耕印尼市場,造福當地社區,積極踐行企業使命,青山印尼園區積極實施和推廣人才本土化戰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并積極提升當地勞動力技能水平。莫羅瓦利園區為當地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由2020年的3.5萬個增長到現在的約8萬個,其中招用大專以上學歷的印尼籍高素質人才超過1.5萬人。緯達貝園區已為當地提供3.6萬個工作崗位,并通過不斷推廣人才本土化,實現了85%以上的人力資源本土化。在中、印尼籍員工的共同耕耘、齊心奮斗下,園區得以快速發展壯大,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印尼合作的一曲團結協作新贊歌正在激情唱響。

          尊重融入

          勇擔社會責任

          青山人始終堅信,尊重當地宗教風俗文化、融入當地,走一條與當地社會文化相結合的道路是青山實業出海的必然選擇。為此,青山實業主動規劃實施了教育、健康、基礎設施、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四個主要方面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為中國企業在印尼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截至目前,莫羅瓦利園區及緯達貝園區累計已投入超過9500萬元人民幣到當地的發展建設中。

          在人才培養方面,通過技能培訓中心、駕校培訓、“師帶徒”“傳幫帶”、內外部培訓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莫羅瓦利園區培養出管理和技能技術骨干超過3000人,緯達貝園區累計培養16326名印尼籍技能操作人員,其中挖機3596人,裝載機2651人,后八輪5241人,電焊4838人,解決了園區的人才用工問題,促進了當地就業。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為非本地印尼籍員工就近租房提供便利,莫羅瓦利園區與政府共建廉租房項目,已完成11幢公寓房屋的建設和交付,可容納3000余名人員入??;廉租房項目建設時,園區同步建設了片區電網系統,鋪設電纜長達4公里,總電源容量可達1400千伏安以上;還為周邊村莊居民提供24小時電力,建設中壓輸電線路長達42公里。

          在醫療衛生方面,為當地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已建有3所醫院(診所),配備專業醫護團隊及基礎醫療設備,為員工提供免費醫療及年度體檢,同時為周邊社區開展健康咨詢、免費診療和急救車服務;捐助衛生健康物資,莫羅瓦利園區已累計捐贈價值1463萬元的防護服、試劑和口罩等抗疫物資;緯達貝園區除援助建成6棟醫院建筑樓外,還向眾多醫院、診所捐助基礎醫療設備物資及包括PCR核酸檢測設備、呼吸機在內的抗疫物資,并廣泛向各界捐助快篩試劑盒、口罩、防護服等。

          在教育方面,莫羅瓦利園區與印尼工業部、萬隆國立制作工藝學院攜手合作創建莫羅瓦利金屬工業學院,目前已有近300名學員入校學習,近90名學員畢業后入職園區。為發展當地勞動力在工業、化學、農業、漁業方面的專業技能,提升就業技能,緯達貝園區已與當地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共建緯達貝理工學院,并已累計援助當地25所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及大學學校的建設、修繕工程,并通過獎學金項目向礦區周邊48名大學生捐助學費及生活費,助力更多學子實現夢想。

          在尊重文化方面,青山印尼各園區援建了禱告場所。莫羅瓦利園區共出資援建清真寺5座,為方便園區內員工禱告,園區內共建有100多處禱告室;緯達貝園區已向礦區周邊社區20座清真寺、27座教堂捐助資金、建筑材料以進行修建、修繕。

          在援助社區經濟發展方面,每年向周邊村莊撥付公益資金,向村民中小型生意捐助,為村民援建20個養魚池,向村民提供家畜養殖、農作物種植技能培訓,捐助各種生活生產物資等。緯達貝園區援助新建、修繕周邊社區道路超過30公里,給當地社區和園區員工帶來安全、良好的出行體驗,打通了偏遠村落之間的聯系。

          此外,青山印尼各園區堅持與鄰為善,和諧共生,建立與周邊和諧社區關系,為周邊村莊進行日常道路清掃、設置垃圾桶、捐助垃圾壓縮車協助進行廢棄物管理,提供消防救援、道路搶修等。為融入當地文化,各園區積極參與當地球場建設、修繕,援助各賽事、節慶,并與當地民眾共同慶祝傳統、宗教節日,在社區中組織盛大足球賽賽事,搭建中印尼溝通、交流的平臺。

          青山印尼園區在持續推進以鎳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項目的建設基礎上,攜手各國各領域更多志同道合的企業不斷深化合作,同時懷著以人為本、互利共贏的愿景,努力實現企業與當地發展互利共贏,為當地經濟及社區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和潛力,并將始終積極組織和推動新能源產業鏈的落地,一如既往地為人類綠色可持續發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而不懈奮斗,是中印尼合作共贏的標桿,是“一帶一路”上閃閃發光、照耀民心的明珠,正在堅持不懈地為人類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新聞
          家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