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z8g8m"></s>
      1. <s id="z8g8m"></s>
      2. <rp id="z8g8m"></rp>

        1. <tt id="z8g8m"><noscript id="z8g8m"></noscript></tt>
        2. 堅守合作初心,再創“亞太奇跡”

          2022-11-29 08:52:4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白舒婕

          □ 本報記者 白舒婕

          中國商務新聞網  11月18日至19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隆重舉行,達成諸多重要共識。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呼吁團結合作勇擔責任,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得到成員國元首們的熱烈響應。APEC是世界上最大的區域合作組織之一,21個成員組成了一個經濟合作大家庭。一路走來,APEC經受住兩次金融危機考驗,各成員彼此之間信任不斷加深,互利合作不斷深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亞太奇跡”,亞太地區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強勁、最活躍的板塊之一。

          在APEC大家庭中,中國始終強調開放、合作、發展的重要性,呼吁各經濟體同舟共濟,推動亞太巨輪乘風遠航。習近平主席的此次曼谷之行成果豐碩,意義重大。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本報特邀業內專家圍繞國際形勢變化對亞太區域貿易體系的影響、APEC的合作前景,以及如何更好發揮中國力量推動亞太經濟復蘇三個話題展開討論。

          專家圓桌

          袁 波 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

          倪月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卞永祖 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

          曹鐘雄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經濟與戰略研究所所長

          (排名不分先后)

          Q1

          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疊加,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產業鏈供應鏈和區域合作模式均面臨重構。在此背景下,亞太在世界貿易格局中處于怎樣的地位?其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和作用體現在哪?

          袁 波:亞太區域作為全球經濟重心之一,涵蓋了全球前三大經濟體——美國、中國和日本,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具有中流砥柱的地位。今年以來,雖然面臨多重挑戰,但亞太區域特別是亞洲區域經濟總體保持增長,仍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亞太區域涵蓋東亞和北美兩大制造業中心,產業體系發達且齊全,不僅是全球重要的創新中心、生產中心和原材料基地,還是外商直接投資最密集和最活躍的區域,在全球生產網絡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021年,APEC區域制造業產出近10萬億美元,占比約為全球的60%;APEC區域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流量超過1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超過1.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球的68%和65%。

          亞太區域不僅是全球生產基地,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APEC大家庭21個成員的總人口數接近30億,占比接近全球的40%。同時,亞太區域還是全球貿易中心,既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地,也是最大的商品進口地。2021年APEC區域貨物貿易出口和進口均超過全球的一半,在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倪月菊: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加速流動,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具增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該地區的GDP占全球GDP的總量超過60%,且全球貿易、投資和產業仍持續向亞太地區聚集。隨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步伐的加快,為降低風險,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簡化產業鏈,產業鏈供應鏈本土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RCEP的生效實施為區域內企業提供了更優惠的關稅措施、更便利的貿易和投資安排。特別是區域內原產地的累積規則,將進一步提升亞太地區產業鏈和供應鏈黏性,使得亞太地區企業更愿意在本地區布局產業鏈。這有助于全面推進區域產能合作,穩定區域產業鏈供應鏈,促進市場經濟要素高效率配置,為亞太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助力全球經濟穩定。

          卞永祖:亞太地區特別是亞洲成為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增長的核心地區。據IMF10月《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22年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將增長4.4%,高于全球3.2%的平均增速。

          從經濟規模、發展速度、經濟活力、未來發展潛力等多個方面看,以東亞為中心的亞洲經濟正在成為世界經濟格局中最重要的一極,東亞各國經濟合作緊密,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本地區產業鏈復雜完整,上、中、下游企業合作緊密。中國、日本、韓國以及東盟各國制造業較發達,產業門類齊全,在本地區就可以自主進行生產,大大節約了時間和成本。其次,本地區高、中、低產業搭配合理,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日韓擁有發達的汽車、電子等產業,近幾年中國的高端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也快速崛起。同時,本地區還有龐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增強了地區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同時韌性也明顯強于其他地區。再次,隨著RCEP的生效實施,本地區營商環境更加優化,各國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合作更加緊密,產業鏈優勢將進一步發揮。

          此外,亞洲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中產階級,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將成為本地區經濟最大的增長潛力。中國建設統一大市場的步伐在加快,將為各國企業尤其是本地區企業帶來更多機遇。另外,信息技術在本地區的快速普及,在帶來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快速提高本地區的生產效率。尤其是中國在網絡經濟中具有世界領先優勢,這些經驗在本地區復制、傳播后,亞洲在新經濟、新技術的發展中將處于領頭羊的地位,進一步凸顯亞洲經濟的優勢。

          Q2

          當前全球化進程受阻,開放、包容、自由的貿易規則受到破壞,APEC各成員領導人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宣言,誓言維護并進一步強化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面向未來,APEC成員應如何彌合分歧,團結合作?將激發哪些增長潛力,再創“亞太奇跡”?

          倪月菊: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為亞太國家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即應合力續寫“亞太奇跡”。亞太地區繁榮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和平發展、開放包容、和衷共濟,才是再創奇跡的關鍵所在。為此,面對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加大等困難,亞太國家應秉持大家庭精神,以開放合作的胸襟和格局,構建包容普惠的合作框架,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推動亞太經濟走在世界經濟復蘇前列。

          未來,亞太地區在綠色、數字、創新和健康等領域合作的空間很大,我們應致力于將亞太地區打造成為“綠色亞太”、“數字亞太”、“創新亞太”和“健康亞太”。為此,亞太國家應在上述領域加強合作,特別是要注重規則和標準的“軟聯通”,優先加強亞太國家在規則、制度和標準上的對接與協調,不僅在多邊貿易體系中加強合作,還應加速打造亞太統一大市場,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再創“亞太奇跡”創造條件。

          袁 波:未來,再創“亞太奇跡”的關鍵仍然需要亞太國家凝聚發展共識,擴大開放合作。這就需要各國加強政策協調,積極實施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為經濟發展和開放合作創造更好的制度性合作環境。特別是當前亞太區域已經形成了RCEP和CPTPP這兩大區域性貿易協定,各成員間也建立了眾多自由貿易協定網絡,應該加強這些自貿協定之間的銜接,建立統一開放融合的區域經貿規則體系,為推動建立更大范圍的亞太自由貿易區奠定基礎。

          APEC國家在服務貿易、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領域的增長潛力亟待釋放。一是APEC服務貿易有較大發展空間。2021年,APEC服務貿易出口、進口占全球的比重分別為36%、38%,相對于貨物貿易超過全球50%的比重,仍有提升的空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區域內服務貿易發展尚未恢復到疫前水平,未來隨著區域互聯互通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教育、物流、商業等領域服務貿易的增長潛力有望得到釋放。

          二是在數字經濟領域,APEC區域既擁有全球領先的產業與技術優勢,同時也擁有廣闊的用戶群體與市場空間。目前,APEC區域74%的人口都是互聯網用戶,15歲以上的人口中80%以上使用過數字支付。未來,跨境電子商務、數字金融、數字產業以及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有廣泛的空間。

          三是在綠色經濟方面。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各方通過了《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未來,在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綠色貿易、綠色供應鏈、綠色金融以及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等領域擁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曹鐘雄:APEC各國應加強數字領域的國際合作,增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數字韌性建設,共同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蘇及全球經濟增長。當前APEC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全球供應鏈的中心。亞太地區面臨多重挑戰,數字平臺等新的供應鏈組織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對沖作用,這也增強了亞太地區供應鏈發展韌性。

          Q3

          多年來,中國的發展受益于亞太,也用自身的發展回饋亞太、造福亞太。習近平主席在本次APEC會議上的講話傳遞出怎樣的信號和力量?中國將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加快推動亞太經濟復蘇?

          卞永祖: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釋放出三個信號:首先,要加快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亞太各國之間經濟合作緊密,人員、資本以及商品貿易互動頻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必須緊密合作。其次,要加大開放力度。中國經濟崛起的重要基礎就是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各國要在RCEP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再次,要保護環境,提高發展質量。環境是各國人民生存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保護環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才能真正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要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要將更多的發展機遇與亞太國家分享,實現共同發展。當前中國正在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將為各國企業尤其是亞太地區的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袁 波:一是中國將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國將在高質量實施RCEP的基礎上,推動加入CPTPP和DEPA等更高標準貿易協定,爭取與各方共同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進一步提高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水平,打造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網絡,充分釋放自由貿易和制度開放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二是中國將推動更高質量的區域互聯互通。中國將聚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繼續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一步深化與區域內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推動更多務實的互聯互通合作項目,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

          三是中國將推動更可持續的開放型亞太經濟。中國將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投入,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在亞太區域落地,幫助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同時,中國制定了“雙碳”目標,將與亞太區域經濟體在綠色經濟等可持續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倪月菊: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無疑給亞太國家吃了“定心丸”,即中國將繼續釋放改革開放紅利,同亞太國家一道,推動本地區經濟的恢復與增長。具體而言:一是繼續做大市場規模,擴大中國中等收入人群。一個人口眾多的現代化國家不僅是巨大的消費市場,也將擁有聚合全球供應鏈的超強能力。二是以更高水平的開放促高質量發展,包括深化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合作,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等,為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作出更大貢獻。三是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注入信心與力量。中國將以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為世界文明朝著平衡、積極、向善的方向發展提供助力;同亞太國家一道,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進而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曹鐘雄: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中的關鍵力量,一方面應當深度參與國際數字標準架構的建立,強化與全球數字經濟體系的數據連接、標準對接,賦能數字經濟出海,提升出海企業的輻射能力、輸出能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應當積極聯合APEC成員形成新的數字共識,推動要素跨境流動、資本跨境合作、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數字安全治理協調機制的建立,增強各國貿易政策數字包容性,進一步加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彈性,攜手推動亞太經濟復蘇和全球經濟增長。

          相關新聞
          家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