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見習記者 邵志媛
中國商務新聞網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了“中國奇跡”,其中,民營經濟功不可沒。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今年以來,在國家為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落地一攬子減稅降費、紓困幫扶政策的基礎上,近期多地紛紛出臺系列政策繼續加大力度,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黑龍江出臺45條舉措加力支持民營經濟振興發展,云南印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四川出臺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方案……這些政策均聚焦推動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助力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減稅降費
讓民營企業獲得感滿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與退稅并舉,退稅資金直達企業;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各地今年內頂格減免地方“六稅兩費”……政策發布后,各地積極落實,眾多民營企業受益明顯。
以種植和銷售香椿芽為主的彭水縣百業興森林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便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稅費紅利?!白鳛檗r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同時又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我們享受到了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印花稅減半征收、制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方面的優惠政策?!?百業興總經理馬丹強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這些優惠政策為我們穩生產、保供應提供了有力支撐,不僅緩解了資金壓力,還增強了企業擴大投資的信心?!?/p>
同樣享受到稅費紅利的還有以生產出口果蔬干為主的甘肅正寧縣金牛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經理關惠霞對國際商報記者說:“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怕遇到的就是資金困難。正寧縣稅務局的緩稅政策幫助我們解決了‘當頭難’。今年我們享受到緩繳一年稅款的政策,這部分緩繳稅款讓我們物資儲備和人員工資都有了保障,也讓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p>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全國留抵退稅合計已達23097億元。已獲得留抵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戶數占比為93.1%,共享受退稅9178億元,金額占比為39.7%。
從地方近期推出的政策來看,還將持續加大對民企,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支持。如四川省近期出臺《四川省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方案》提出探索降本減負新路徑: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要素成本,支持設立政府專項資金,對錯峰用能企業給予一定支持。
中央財經大學中財—中證鵬元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執行所長溫來成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各地推出的減稅降費政策力度較大,對民營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把這些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讓民營企業切實享受到紅利。另一方面,從相關指標來看,特別是在固定資產投資領域,民營企業的投資增長速度較慢。因此,通過減稅降費等政策推動民間投資的增長,進而拉動整個國家經濟增長達到一個合理的區間,目前來看更為迫切。
多措并舉
助力民營經濟融入雙循環
當前,國內國際外貿外資形勢復雜嚴峻,一些民企遭遇困境。各地積極行動,全力保市場、保訂單,幫助民企深耕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
日前正式發布的《中共黑龍江省委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振興發展民營經濟的若干意見》指出,通過組織舉辦各類巡回展示推介、線上線下營銷等活動,支持民營企業參加國內外的展示交易活動,把黑龍江“名優特”產品推向全國和全球。對民營企業參加境內境外線上線下展會產生的參展費、展位費等,按規定給予補貼;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海外倉建設,對省級海外倉按規定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符合條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給予獎勵。日前出臺的《泉州市貫徹落實福建省推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也提出,要推動民營經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支持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防范出口風險、對外投資合作、建設海外倉。
關惠霞對記者說,近年來,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先后組織公司參加了廣交會、蘭洽會、糖酒會等多個展會,同時開展線上培訓,幫助公司對接新客戶。
談及下一步推動民營經濟融入雙循環各地應采取的舉措,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首先,為民營企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高監管公平性和規范性,讓民營企業公平競爭。其次,持續給予民營企業財稅方面的支持,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進而更好融入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