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z8g8m"></s>
      1. <s id="z8g8m"></s>
      2. <rp id="z8g8m"></rp>

        1. <tt id="z8g8m"><noscript id="z8g8m"></noscript></tt>
        2. 首次突破40萬億元關口,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

          2022年中國外貿盡顯韌性與活力

          2023-01-16 21:19:3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白舒婕

          ■ 本報記者 白舒婕

          中國商務新聞網  海關總署1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關口,達42.0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7.7%,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

          受訪專家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外需增長持續放緩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優等生”排除萬難、不斷創造驚喜,不僅成為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擔當,也給世界注入信心與動能。

          展望2023年,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稱,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仍然較多。在正視這些困難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今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要更加堅定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信心。

          多重因素發揮助推作用

          “總體來看,2022年中國外貿實現了新的突破,進出口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成績來之不易?!眳未罅冀榻B,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總額為23.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同比增長4.3%。

          呂大良表示,中國外貿在上年高基數基礎上實現穩定增長,為經濟穩健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談及外貿的韌性和活力從何而來,他介紹,出口有市場,主要產品競爭優勢足是主要拉動因素之一。最新測算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7%,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從產品看,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是主力軍。其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增長8.9%;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等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速均超過60%,出口新動能快速成長。

          進口有支撐,國內需求潛力大。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增長,為進口增長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中國中間產品進口增長7.5%,拉動整體進口增長5.9個百分點。

          同時,中國外貿的“朋友圈”也在不斷鞏固和拓寬。2022年,中國對東盟、歐盟等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都保持較快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增長19.4%,占外貿總值的32.9%,提升3.2個百分點;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5%,占外貿總值的30.8%。

          中國外貿的亮眼表現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持。呂大良表示,2022年,國家出臺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在外貿領域涉及保通保暢、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外貿新業態發展、支持外貿企業保訂單拓市場、不斷提升貿易安全和便利化水平等。隨著這些政策措施效能的持續釋放,外貿主體活力被有效激發。同時,以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為代表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迅猛。據初步測算,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億元,增長9.8%。

          民企進出口規模首超五成

          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進出口總額38.59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年進出口業務增速超過全國以及江蘇省平均水平,為穩外貿作出積極貢獻;集團供應鏈運營質效明顯提升,實現歷史性突破,集團申報的《打造紡織服裝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運營平臺》成功入選商務部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典型案例……過去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多重超預期的困難挑戰,匯鴻集團堅持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聚焦高質量發展,取得整體穩健向好的經營業績。

          這是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2年,民營企業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繼續鞏固,外貿“穩定器”作用持續發揮。

          呂大良介紹,2022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9.8萬家,增長5.6%。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所占比重達50.9%,提升2.3個百分點,年度占比首次超過一半,對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達80.8%。

          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一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叭ツ?,國家出臺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有效激發了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眳未罅颊f。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疫情的發生使民營經濟受到一定影響,提振民營企業及企業家信心迫在眉睫?!爱斍半S著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調整優化,民營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產業鏈渠道不斷暢通,我對明年市場經濟的活力保持期待,民營企業將在外貿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br/>

          政策密集落地提振信心

          “展望今年,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不斷加大,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仍然較多?!眳未罅颊f,但也要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今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外貿發展也有不少有利條件,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具有堅實支撐。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對國際商報記者直言,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形勢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歐美經濟出現分化震蕩,承受下行壓力,將對中國的外貿出口訂單產生影響?!安贿^,當前有利于中國外貿發展的條件也在集聚,包括外部環境正在逐步改善,中國數字貿易、服務貿易、跨境電商、‘一帶一路’等多元化市場布局不斷發揮作用,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競爭力較強,今年國內經濟的再次活躍和投資增加將對穩外貿產生利好等等。因此,只要穩住歐美市場,中國外貿今年就不會出現大的波動?!被艚▏缡钦f道。

          記者注意到,近期一系列穩外貿舉措密集落地:外貿經營管理領域迎來重大改革,自2022年12月30日起,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停止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商務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外經貿企業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 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提出9項針對性舉措;商務部等14部門研究確定了首批9個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

          此外,各地政府積極組織企業組團包機、亮相展會、拜訪客戶、洽談合作,主動擁抱海外市場,歲末年初的外貿圈更加積極活躍。從商務部跟蹤監測的樣本外貿企業情況看,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特別是出口大省接單情況有所好轉。

          隨著一攬子穩外貿政策舉措的落地生效,人流、物流、資金流皆有序轉動起來,這不僅穩住了市場預期和企業信心,也讓我們對今年中國外貿穩健前行更有信心。

          相關新聞
          家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