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白舒婕
中國商務新聞網 經歷2022年一整年的高通脹后,近期美歐經濟體通脹壓力顯露放緩跡象。美國勞工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6.5%,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為自2022年年中達到峰值以來連續6個月放緩;CPI環比下降0.1%,為兩年半來首次環比下降,降幅也是2020年4月以來最大值。
與此同時,歐盟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歐元區調和CPI同比增長9.2%,分別低于11月的10.1%和10月創紀錄的10.6%,增幅創2022年8月以來新低。
隨著數據超預期放緩,市場也對美聯儲“放緩加息”的預期再度升溫,普遍預期下次議息會議將下調加息幅度至25個基點。通脹壓力緩解,加之市場對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的預期,將對全球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美歐經濟體通脹放緩 但加息進程或分化
談及美歐經濟體通脹放緩的原因,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食品、能源等消費品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是主推因素。這也是過去一年美歐經濟體持續加息縮表的結果。
2022年,美聯儲為抑制高企的通脹,累計加息425個基點(bp)將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從0附近提升至4.25%~4.50%。去年歐洲央行共進行了四次加息,累計加息250個基點,為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最激進的一輪加息。
通脹超預期下降,令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有望放緩加息力度,甚至停止加息。張奧平預計,2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有望下調加息幅度至25個基點。
資產管理公司和諧匯一認為,由于美聯儲持續加息縮表,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美國通脹下行趨勢確立,美元和美債長端利率基本見頂,預計在今年2月或3月美聯儲將結束此輪加息,全球流動性緊張將緩解,北上資金有望重新凈流入A股。
清和泉資本則預計美聯儲將在2023年上半年暫停加息?!半m然美國核心通脹仍具有韌性,但已經迎來了拐點。后續隨著通脹的回落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23年上半年美聯儲有望暫停加息,而在下半年則有望迎來重要的觀察窗口——寬松預期?!?/p>
與之相比,歐洲央行的加息進程似乎并未轉向。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曾在2022年12月態度強硬地表示,“任何認為這是歐洲央行轉折點的人都是錯的,我們沒有轉向,沒有動搖”。她還表示,將從2023年3月開始以平均每月150億歐元(約合160億美元)的速度縮減資產負債表,直至二季度末。
緊縮政策對全球經濟
抑制效應將顯現
“盡管隨著美歐經濟體通脹放緩,似乎預示著40年未有的全球高通脹將迎來拐點,但并非安全無虞,依然充滿不確定性?!睆垔W平預判道。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美國通脹“逆風”主要為核心服務項,尤其是住房項、薪資增速高黏性預計將導致核心服務項較難快速回落,未來美國通脹下行速度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尤其是非房租服務通脹值得關注和警惕,這部分在CPI籃子中占比約24%,且與勞動力成本相關性較高。過去兩年由于勞動力供給收縮,工資上漲較多,非房租服務通脹面臨上行風險。
歐元區方面,2022年12月核心CPI繼續攀升,同比初值增長5.2%,增幅創紀錄新高。其中,能源價格上漲速度較慢,但食品、酒精和煙草、非能源工業品和服務的成本繼續上漲。
值得警惕的是,2022年美歐國家緊縮貨幣政策對本國及全球經濟的抑制效應將在2023年滯后顯現。美國經濟可能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出現同比負增長,同時歐洲經濟也面臨通脹水平連創新高、能源供應緊張和經濟復蘇緩慢的三重壓力。在此背景下,新興市場國家可能出現主權債務危機。
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在通脹高企、利率上升、投資減少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增速正在急劇放緩,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從6個月前預測的3%降至1.7%。
“新的一年,美聯儲可能面臨著從對抗通脹向對抗經濟衰退轉變,或將把更多的目光和宏觀政策放到經濟增長上來?!睆垔W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