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z8g8m"></s>
      1. <s id="z8g8m"></s>
      2. <rp id="z8g8m"></rp>

        1. <tt id="z8g8m"><noscript id="z8g8m"></noscript></tt>
        2. 以數字技術撬動產業升級

          數實深度融合下的“北京樣板”

          2023-01-17 22:09:3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子晨

          ■ 本報記者 李子晨

          在全國新型實體企業百強中,北京以34家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產業數字化企業超八成,近七成為數字化服務商,37家承擔供應鏈數字化服務商角色;2021年總收入21萬億元,占全國百強總收入的79%,納稅6200億元;一年研發投入2800億元、新增發明專利2.9萬件……

          在日前舉行的2022新型實體企業創新研討會上,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以國家統計局《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等為依據,在全國新型實體企業百強測評的基礎上發布了北京百強,集中呈現了北京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優秀成果及最新趨勢,足見北京在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傳統實體企業向新型實體企業轉型中的先發優勢。

          “高質量的經濟發展要依靠產業數字化支撐,而未來5年北京將會引領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鄙虅詹吭辈块L魏建國在會上表示,一方面在于北京對發展數字經濟政治站位高,行動主動,對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另一方面,北京在推進數實融合的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具有實體產業基礎和數字技術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在推進自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助力行業降本增效、提質升級,為傳統的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標桿。

          著力推進數實融合

          “發展數字經濟不單單是指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更主要的是要將數字經濟與現代服務業相融合。同時,數字經濟不只是針對現有的實體經濟以及各個領域的存量,更重要的是對增量要有所突破?!蔽航▏硎?,針對這兩點,北京均在著力而為,并卓有成效?!叭鐣习l布的北京百強的表現,體現了北京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和數實融合的領先實踐,而新型實體企業已經成為北京鞏固全國領先地位以及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重要力量?!?/p>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原司長高延敏也在會上對北京數字經濟的發展成果表示了肯定?!敖陙?,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帶動了北京產業數字化的快速發展。當前,得益于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新型實體企業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北京不少的新型實體企業在全國很有代表性,他們以互聯網思維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商業生態,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運營費用、優化供應鏈,展現了為供應鏈上下游降本增效的積極作用?!?/p>

          “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28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比2021年增加了2.3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發展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北本┙浶啪挚偣こ處熧诤M硎?,在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過程中,數字經濟對實體經濟深度賦能意義重大。為北京數字經濟新發展階段樹立“新航標”,《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已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的施行讓北京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有法可依,接下來各區和各部門都要依法行政,深化保障性措施,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左仁貴認為,新型實體企業科技含量高、數字技術能力強,代表著更具創新性和成長性的實體經濟,是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躍升的代表。經開區高度重視數實融合發展,今年將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國家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強示范引領和場景應用,以更大力度支持新型實體企業發展。

          基于北京的新型實體企業培育沃土,全國第一個新型實體企業相關組織也于近期在經開區成立。北京經開區企業協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京東、金風科技、舒泰神等16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北京經開區企業協會新型實體企業服務分會,旨在打造“新型實體企業之家”,更好地服務于產業數字化。

          發展新型實體企業

          數據顯示,北京新型實體企業百強2021年總收入21萬億元、平均收入增幅24%,總資產38萬億元,其中平均實物資產占比28%,具有較強的實體規模效應和成長性,起到對沖經濟增速下行的作用。

          北京百強企業中,以國標行業分類,信息服務業達47家、制造業38家,產業數字化占比超八成;以數字經濟行業分類,近七成企業屬于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數字化效率提升新興產業,13家企業屬于傳統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18家屬于數字產業化企業。中國企業評價協會認為,這一行業特征和數字化水平,說明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取得積極成效,具有較為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和良好的產業基礎。

          在自身進行科技創新的同時,新型實體企業還對外輸出數字技術服務,成為助力千行百業生產工藝升級、經營效率提升的“數字底座”。北京百強中有37家承擔起供應鏈數字化服務商的角色。

          “作為全國也是北京百強的第二位,京東是以實助實的一個代表?!蔽航▏硎?,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京東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經營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物流成本,做到庫存周轉全球領先,通過不斷地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降低產品價格,激發出市場的消費潛能,促進和引導消費。另一方面京東通過應用場景和數據的積累,以及數智化的供應鏈和基礎設施的布局,為上游的農業、生產加工制造企業和下游的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支持,從而不僅是帶動了鄉村振興和加工制造業領域的降本增效,也踐行了國家提出的擴內需、促消費、促進供給側改革的要求。

          研討會上,京東消費及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暉也以助力家電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例介紹了京東為行業企業降本增效,優化體驗的作為?!霸诠┙o端,京東通過C2M反向定制、智能供應鏈預測和協同等多種方式,助力家電企業縮短新品開發周期、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提升庫存周轉率、激活現金流,從而助推整個家電行業降本增效。在消費端,京東不僅助力行業降低銷售費用率,還向鄉鎮市場下沉1.5萬家京東家電專賣店,輻射2.5萬個鄉鎮、60萬個行政村,更好地釋放農村家電消費潛能,促進縣域消費提質升級。得益于供應鏈產業鏈的配套完整,中國家電產業已逐步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實現了產業鏈的自主安全可控?!?/p>

          除了惠及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新型實體企業的生態普惠性還體現在社會價值的創造上。北京百強企業2021年在全國雇傭員工總數861萬人,共發放薪酬1.44萬億元,人均年薪超過16.7萬元,正是對充分、高質量就業的生動實踐;2021年納稅總額6200億元,這一數字已超過其6000億元的凈利潤總額。

          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交融,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然選擇,又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北京發展新型實體企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建議數字經濟企業緊盯實體企業,共同促進未來誕生更多的新型實體企業,共創更大的價值。

          相關新聞
          家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