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SDGs)中,泰國獲得74.13分(百分制),使泰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效率最高的國家中排名第44位,且連續4年在東盟地區蟬聯第一。緹帕喃表示,上述衡量指標涵蓋了人類發展、經濟、環境以及和平與穩定等17個方面,與泰國相關發展戰略相符合。此外,泰國巴育總理還成功推動了BCG經濟發展模式,并在此前的2022APEC會議上宣布該模式為曼谷的發展目標。
當然,上述地區經濟增長預期還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世界經濟蕭條導致原材料價格暴跌、持續通脹和利率上升導致國際融資成本升高等。第三,地區國家央行為應對通脹提高基準利率,導致貸款成本增加,私人投資被抑制。第四,全球利率升高和美元升值使地區國家償債金額明顯增加,債務負擔加重。
此外,公平和包容性缺失導致非洲弱勢群體很難實現數字繁榮。在非洲,性別(男性與女性相比)在時時快速使用互聯網查閱有效數據方面的數字鴻溝高達11.7%,青年(15~24歲)互聯網滲透率僅為39.6%。此外,非洲青年雖然體量大,但是受教育水平低,加之人才外流嚴重,導致年輕一代很難勝任數字相關的工作。
報告指出,沙特阿拉伯于2016年出臺的《2030年愿景》確定了該國經濟發展和轉型的總體方向,該文件是沙特經濟轉型的綱領性文件。報告指出,盡管沙特阿拉伯對于推進國家經濟轉型,實現經濟發展“去石油化”、私有化、市場化、國際化方面有著很強的意愿。報告指出,在很多領域,沙特阿拉伯經濟轉型戰略的實質推進要落后于轉型戰略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
2022至2023財年,印度迎來了一個好開端。印度收緊了貨幣政策。印度政府高級官員坦言,中印貿易是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
這筆資金對利比里亞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這筆額資金將用于支持提高農業生產力,重點是大米,還將加強利糧食危機預防和監測系統,并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利比里亞《非洲首頁報》報道,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IDA)批準了3000萬美元利比里亞農村經濟轉型項目優惠信貸,以提高利比里亞大米種植戶等農民的生產力,3.6萬戶家庭將從中受益。
孟電力、能源和礦產資源國務部長納斯魯爾·哈米德表示,孟政府正在制訂一項計劃,引入每月調整電力和能源價格的機制。同時,孟政府將繼續對電力和能源行業提供補貼,因為最近的價格上漲無法彌補該行業的全部損失。哈米德指出,為應對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率上升,孟必須更及時地調整電價。
捷通社1月11日報道,捷克斯柯達汽車公司表示,2022年斯柯達汽車全球交付量為73.1萬輛,同比下降16.7%。該公司邁向增長的關鍵一步將是向越南擴張,公司計劃在2023年上半年在越南銷售首批歐洲車型。捷克市場斯柯達汽車銷量為7.1萬輛,同比下降11%。
石油出口國的經常賬戶余額隨著油價上漲和全球經濟復蘇逐步恢復,從2020年的535億美元赤字改善至2021年的1937億美元盈余(占GDP比重為5.5%)。然而,石油進口國由于對外支出增加,經常賬戶赤字持續擴大,從-4.8%擴大至-5.3%。報告指出,在經濟內部平衡方面,中東地區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將從2020年的7.9%大幅收窄至3%。
俄羅斯經濟大學經濟教研室副教授亞歷山大·季莫菲耶夫認為,2023年俄中投資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有望加強。向東看在去年12月25日召開的俄羅斯戰略發展與國家項目委員會的會議上,俄總統普京向聯邦政府部署了2023年要完成的一系列重點工作,首要一項就是全面發展與東亞(特別是中國)、中亞、拉美、非洲國家的關系,特別是消除俄與上述這些市場增長快速、孕育諸多機遇的友好伙伴國家之間的物流和金融障礙。此間分析人士指出,俄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2023年將比2022年的局面好”。